赋能教育新生态:晓羊集团“AI+教育”实践 助力种子教师技能升级
01 活动精彩回顾
2025年6月21日至23日,“助力‘强师工程’?AI先锋种子教师培养课程”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 活动以“师范生AI智能体教学应用技能培养及实践”为主题,构建了“理论认知—工具应用—场景实践—创新研发”四维培养体系。 首日启航 理论筑基与开班仪式 6月21日上午,开班仪式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学校领导对于这次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出席开班仪式的领导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弘文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治国,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副院长盛双霞,北师大弘文书院副院长张莉,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总裁助理曹婷婷??嘁鞘街鞒秩宋本┦Ψ洞笱Э萍技沤逃萍即葱卵芯吭焊痹撼せ柒贰?/span> 此外,还有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汕头市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单位的观摩嘉宾。 晓羊集团创始人兼CEO周林博士、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文江作为协办单位代表出席本次活动。学校领导和周林博士分别致辞,为活动拉开序幕。 随后,晓羊集团创始人兼CEO周林博士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罗夫运分别带来主题演讲“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道与术”,从技术底层逻辑与教育教学实践双维度,为学员奠定认知基础。 当日下午,晓羊集团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文江引领“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生成教学设计”培训,通过案例教学与分组实践,让学员初尝AI赋能教学设计的实操方法。 中间日深耕 工具应用与课堂创新 6月22日,活动聚焦工具落地与课堂场景创新。上午,原北京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吴安民带来“AI赋能教育减负增效工具应用实践”,围绕智能备课助手、精准教学3.0系统等工具,解析AI在大单元设计、作业批改等环节的应用。 下午,刘文江院长再次登场,以“生成式AI课堂互动创新”为主题,通过分组破冰与案例研讨,引导学员探索AI驱动的课堂互动新模式。 收官日成果 精准教学与路演展示 6月23日上午,刘文江院长带领学员深入“AI驱动的精准教学与学情分析”,结合智能体技术解读学情数据应用路径。 下午,活动迎来高潮——小组方案路演+专家点评环节,刘文江与吴安民等专家对学员提交的《AI智能体教学应用方案设计》进行专业评审,见证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成果。
02 AI教育融合的核心推动者
作为活动协办单位,晓羊集团在多维度深度赋能本次培训。一方面,集团依托在教育信息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框架,为课程提供智能备课助手、生成式课堂互动工具等教育专属智能体资源,助力“AI智能体赋能教学全流程”主线落地;另一方面,通过专家团队的深度参与,将“技术—教法—学情”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传递给参训师范生。
03 AI重构教育生态
在开班仪式上,晓羊集团创始人兼CEO周林博士以Alpha High School“无教师、无作业”的未来教育场景为切入点,与师范生探讨技术变革下的教育形态。 他强调,晓羊集团通过智能体技术构建可控教育应用场景,如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框架实现大语言模型的隔离控制,解决开放式生成的幻觉与实时性问题。其提出的教育大模型“能力、知识、记忆”三大增强特性,通过整合学情数据与会话记忆机制,让AI从“工具”升级为“教师的智能伙伴”。 最后,他以“Student(学习者)、Coach(指导)、Guardrail(可控)”三大关键词勾勒未来教育图景,强调技术应用需贯穿“教学评育研管”全链条。
04 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赋能
作为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专家,刘文江院长在本次培训中承担三大核心课程与路演评审工作,以 “AI 智能体赋能教学全流程” 为主线,构建 “理论认知 — 工具应用 — 场景实践 — 创新研发” 四维培养体系,聚焦学校师范生三大核心能力提升(AI 教育智能体认知能力、智能工具实操能力、创新教学研发能力),为AI智能体在教学全流程中的深度应用提供了关键性的理论支撑与实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