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卓致远星航骨科手术导航引导下的骨搬移微创固定治疗
骨搬移技术(Ilizarov技术)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尤其是合并感染时)的金标准,通过截骨后缓慢牵拉骨段,利用机体自然成骨能力修复缺损。传统术式依赖外固定架,需长期佩戴(平均10-15个月),且需术中反复透视调整力线。
维卓致远星航骨科手术导航通过术前CT三维规划与术中二维影像融合,实现术中亚毫米级实时三维导航,实现了骨搬移的微创化与精准化。
术前规划:基于患者CT数据,术前规划工作站自动分割骨骼、健侧骨镜像或手动平移确定骨搬移路径及方向、规划截骨路径及固定钉道,生成量化入针点/角度/深度数据。
术中导航:通过光学追踪技术实时引导截骨、搬移及固定操作。
传统骨搬移手术的核心难点
01 对合端不愈合率高达73%
成因:骨段对位不良(接触面积不足)、软组织嵌顿、局部血运差。胫骨生理性内翻弧线易致远端骨块偏移。
02 下肢力线不良发生率20%~50%
徒手操作难以精确控制骨块移动轨迹,易致旋转或内外翻畸形。
03 钉道感染率40%~70%
长期佩戴外架、钉道松动及反复透视调整增加感染风险。
04 医患辐射暴露量大
传统术中依赖频繁X线透视验证位置,单次手术透视可达20次以上。
05 手术经验要求高
手术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术中需确定骨搬移方向,保证术后患者下肢立线和骨愈合。
星航导航的技术突破与临床改善
精准对位,降低不愈合率
智能骨骼分割与复位规划:术前手术规划工作站快速完成骨段分割渲染,通过健侧镜像或手动平移/旋转模拟理想复位位置,确保骨端最大接触面积。
术中实时三维导航:光学追踪骨块移动轨迹,误差≤1mm,避免徒手操作的偏移
力线控制,减少畸形风险
实时提示系统:操作偏移时自动预警,防止旋转或成角畸形。
实时引导,降低术者经验要求
术前手术规划与术中实时引导,缩短青年医生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的学习曲线,提升手术能力。
微创操作,缩短外架佩戴时间
精准微创固定:导航引导下可减少外固定钉数量,部分病例结合髓内钉固定,显著缩短外架佩戴时间。
加速骨愈合:精准对位与血运?;ご俳晒?,骨愈合指数提高。
辐射防护与效率提升
手术透视减少:透视次数减少,医生辐射暴露降低。
手术时间缩短:术前手术规划,减少术中准备时间,避免反复调试。
维卓致远星航骨科手术导航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亚毫米级实时导航及智能化术前手术规划,解决了骨搬移手术的三大痛点——对位精度不足、力线控制困难及辐射暴露过量。
通过星航导航能够有效提升骨愈合率、缩短治疗周期,为骨缺损患者提供了更安全、高效的微创解决方案。